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感染、药物、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发生在小儿时期的由免疫性疾病、特发性感染、结缔组织病、药物等引起体内产生针对自身的抗体导致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原发性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尚不明确,继发性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为感染、药物、免疫性疾病等,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对症进行治疗。
如果病情稳定,可以怀孕,但是注意备孕期不要乱用药物,定期血常规检查,排除贫血可能,如果贫血严重,影响宝宝发育,要饮食多样化,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不要吃刺激的食物。
新生儿溶血是由母婴ABO血型或RH血型不符引起的,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1、黄疸:是一种病理性黄疸,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就会有,并且会持续很久,不易消失。2、核黄疸:由于血液中高胆红素含量过高而引起的急性胆黄素脑病,主要是运动功能障碍、听力障碍,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大脑瘫痪。患者应该尽早前往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溶血性贫血的严重程度与血红蛋白、原发病有关。溶血性贫血按照贫血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极重度四个等级,血红蛋白正常值是120g/L,轻度:血红蛋白在90-120g/L;中度:血红蛋白在60-90g/L;重度:血红蛋白在30-60g/L;极重度:血红蛋白低于30g/L;中度、重度、极重度患者必须马上处理,否则会危及患生命,轻型、中型患者可能会发展成重型。
溶血性贫血,有些疾病是遗传的,有些疾病不是遗传的。溶血性贫血一般可以分为红细胞的膜异常溶血,还有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还有血红蛋白和血红素异常导致的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导致的溶血性贫血一般具有遗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