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发生后,如果骨折移位,就要复位骨折,使骨折端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位置。判断骨折复位是否理想有两个标准:第一是对线,指两个骨折段的接触面。第二,对齐,指的是纵轴上两个骨折段之间的关系。如果对线完全良好,则称之为解剖复位。如果对线正确,则指功能复位,即复位后两骨折端未达到正常解剖关系,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
骨折对位对线可以指的是骨折功能的恢复,而不是解剖学上的恢复。
特别是对于已经修复的骨折,只要保持正常的对位,就不会对局部的恢复造成任何的损伤,但是X光片的检查结果表明,原来的骨头的解剖学轴线已经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满足手术的需要。在骨折后需要进行解剖学复位,如果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或者是不稳定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功能的复位。功能恢复后对病人的身体机能没有任何的影响,可以满足病人的日常工作和日常的需求。
骨折端硬化多提示骨不连,需要进行再次手术重新疏通。
在骨折后不久,如没有骨痂,X线检查显示,骨折端有一定程度的骨量增加,表明了骨折的坚硬,同时也可以看到骨折的空隙比以前更大,还可以看到骨腔的狭窄和狭窄,这些都是不完全的表现,需要进行外科治疗,比如局部植骨,或者重新调整内部的固定,否则会导致骨折不完全,局部会有轻微的晃动,从而导致断裂。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整或部分断裂。骨折即骨骼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受到了损害。造成骨折的原因有三个。第一类是暴力成因,暴力包括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直接暴力是由直接伤害引起的,间接暴力是由传导的压力引起的,其次是累积性的伤害,最后是骨头自身的疾病。包括骨骼疾病,骨肿瘤,骨内肿瘤等。骨折后的症状有三种。第一方面是疼痛、肿胀,其次是淤青,还有机能失调。局部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等都是骨折的表现。骨折后会发生移位,其移位的方法有:侧方移位、旋转移位、短缩移位、分离移位等。
骨折线模糊表示骨折线不甚清楚,提示骨折线处骨痂生长。
骨缺损是在骨骼中形成一个空洞或裂隙,由于骨质疏松或者外伤等原因使这些地方产生变形而造成塌陷。骨痂充填在骨折端,由此造成骨折线模糊。
拍片时发现骨折线是模糊不清,通常要待骨折1个半月至3个月才能发生。如果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出现骨折线的话,那么也意味着已经有一定程度上的骨质疏松或者是骨折不稳定的情况。并有骨折线模糊现象,提示骨折在愈合,骨痂生长相对良好,此情况提示骨折能顺利愈合,没有骨不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