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相对于正常婴儿有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善,免疫力低等劣势,所以需要额外的护理措施,早产儿禁忌方面需要注意黄疸问题,而且产妇亲自喂养早产儿时奶水浓度不要过高,还要预防早产儿呼吸道功能不全导致的疾患。
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2000g的婴儿,称为早产儿。新生儿死亡率可达10%~20%,低体重儿死亡率高达50%。
早产儿一般预后良好,经过早期合理的治疗、护理和照料,多数婴儿可在生后1~2个月内恢复到正常儿生长曲线。但有一部分早产儿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和智力低下等问题,有的甚至终生留下后遗症。
早产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先天因素(如胎膜早破、羊水过多、脐带绕颈、脑积水等);后天各种疾病(感染、药物及中毒)及家庭因素(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等)导致的创伤。
早产儿有皮肤绛红、水肿、毳毛多等特点。
早产儿的主要特点就是身体素质差,身体其他器官的生长都比较迟缓,早产的时候,皮肤会变得更细,更多的是肌肉、指甲和皮下的油脂。早产儿在外表和器官的发展上,要远高于普通儿童。因此平时要多加注意,要尽可能的减少细菌的传染。家长要多注意早产儿的清洁护理,防止早产儿受到细菌的入侵。
早产儿的分类有低危早产儿和高危早产儿。
低危早产儿是指胎龄在34周以上,体重在2000g以上的早产儿。新生儿出生后,没有任何并发症,婴儿喂养起来也相对简单,生长速度和体重都在正常范围内。高风险的早产儿是指胎儿年龄在34周以下,体重在2000g以下,存在严重的早产并发症。出生后,婴儿的饮食会变得很困难,而且会变得很慢。对早产儿要加强喂养,采取积极的措施。
早产儿缺钙最明显的症状是睡眠质量差。
缺钙可能影响睡眠质量,早产儿缺钙在睡觉时容易有枕秃和盗汗的症状,主要是睡眠受到影响导致的。有类似的症状时要尽快带宝宝到医院做详细的微量元素的检测,判断宝宝是否有缺钙的情况,若缺乏钙质要及时补充。如补充钙剂或通过饮食补充,还要补充维生素D,可以带宝宝多晒太阳,有利于对钙的吸收。
36周的早产儿各系统发育较足月儿比较均稍差。
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较不成熟、呼吸浅而快、无规律、易发生周期样呼吸及呼吸暂停,早产儿心率普遍较快、血压相对较低、消化系统、早产儿吸吮能力应较差、胃容量较少、尤其易发生喂养困难及吸入困难。
另外,由于心脏功能较差,早产儿可能会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并及时治疗。在给孩子喂食时要注意观察其口腔情况、是否有呕吐物等,根据情况采取对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