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一种或多种类型的骨折,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经常会失去工作和生活的能力。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致残率也很高,五年生存率也就是2/3左右,随着医学的发展,手术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可以采用椎体成形球膨胀术来进行早期的活动,同时还需要服用一些抗骨质疏松的药物。
此外,患者应该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病症恢复。
骨质疏松严重时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的骨骼会发生明显的骨密度下降、骨松质的下降,从而导致脊柱椎体的压缩和楔形变,进而发展成脊柱后突和侧弯。
第二种是病理性骨折,在轻度的外力作用下会出现骨折。
第三是全身多个部位的疼痛或者是腰部的酸痛,可为剧烈疼痛。
患者在轻度的外伤或正常日常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骨折,医学上称为脆性骨折。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手臂远端。骨质疏松症患者第一次骨折后发生再次骨折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骨质疏松检查血常规、X线片等。
在发生骨折后,患者会出现血钙、血磷、尿钙排出量增高,代谢平衡试验表明,负钙、负镁、负磷平衡,而造成负平衡的主要原因是肠道吸收减少,尿排泄增多,或二者同时发生,计划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会出现生化异常。X线片显示,主要的变化是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层厚度减小,骨层厚度减小。另外,骨质疏松症也可以通过指数来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但是它的敏感度不高,很难发现早期的骨质疏松症。
遗传、疾病、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是一种特殊的疾病,与遗传相关。更年期后的骨质疏松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含量在短期内降低的太快有关,这是由于雌激素对骨骼的硬度具有保护作用,如果水平降低太快,会造成骨骼的强度降低。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耗竭的骨代谢疾病。
第二大类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见于甲亢、库兴氏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也有可能是长期服用会引起骨质疏松的药物造成的。